首页 经验内容详情

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的后果及最长时限

铎亦海 经验 2023-09-21 23:18:45 260

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的信息公开过程中,政府逾期答复的问题时有发生。本文将探讨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的后果以及最长时限。

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即政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针对公民的信息申请提供相应的答复。这种情况可能由于政府部门繁忙、信息审核复杂、申请数量过多等原因而导致。当政府逾期未答复时,公民将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无法及时获得需要的信息、难以行使合法权益等。对于政府而言,逾期答复会导致公信力下降,甚至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质疑。

那么,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是否可以诉讼呢?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诉讼。也就是说,在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的情况下,公民是有权利通过诉讼途径来追求信息公开的合法权益的。如果政府部门长期逾期未作出答复,公民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那么,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的最长时限是多久呢?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十条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答复时限一般不超过15个工作日。对于复杂情况,可以适度延长,但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如果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应当经过合法授权,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和延长期限。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政府应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公民答复,超过30个工作日即为逾期。

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的后果是什么呢?首先,政府的失信行为将导致其公信力的损害,进而降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其次,公民由于无法及时获得需要的信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合法权益的行使。此外,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还有可能引发社会舆论的批评,对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的处理,通常会出具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函。该函件会明确反映政府逾期未答复的事实,并要求政府尽快提供答复。公民可以通过信函、投诉、举报等途径,向上级政府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或举报,加大对政府逾期答复行为的监督与追责力度。

总之,政府信息公开逾期答复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公民在遭遇政府逾期答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快答复速度,并承担起相应责任。只有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信息公开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精彩评论

头像 2023-09-21
第三十六条规定“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机关依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 (一)所申请公开信息已经主动公开的,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途径。
头像 2023-09-21
2017年12月4日,刘女士向被告申请信息公开,要求公开刘女士本人2014年拆迁的《汇总表》。2017年12月11日,被告对刘女士作出《关于刘女士申请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的答复》。
头像 2023-09-21
并通过EMS中国邮政特快专递邮寄的方式向政府单位邮寄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该政府单位于2022年9月24日签收了此文件。但是直到2022年11月9日。
头像 2023-09-21
行政机关受理信息公开申请后逾期未答复要承担什么责任 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给予答复。
头像 2023-09-21
超期答复违法! 在征地拆迁案件中,信息公开往往是这类案件优先开展的程序,如果我们不了解征收信息,那么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的委托人方式,来对征收信息展开调查。
头像 2023-09-21
行政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申请信息公开,受理后如逾期未作出答复的话,并不一定要承担相关的责任,需要从申请的信息公开是否符合公开的情况而定。政府信息公开超期答复诉讼案例剖析 案例: 王某向A机关提出9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A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答复被诉。
头像 2023-09-21
所申请公开信息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负责公开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能够确定负责公开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的法院,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委托名称、联系方式。
头像 2023-09-21
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下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确认。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县行政机关应当于20个工作日内对王某的申请作出书面答复。

评论